
电子诉讼规则的研究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工作,并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很显然,我们看到数字化进程在不断加速,法律的数字化运行机制需要做大量的研究与演进才能成为维护社会运行规则和秩序的基础。
在互联网与数字化进程越来越成熟和普及的情况下,司法案件正在从物理空间逐渐演进到涉网与物理空间结合,甚至纯数字化案件的数量在与日俱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纯数字化案件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未来以数字化为基础的社会运行机制将完全建立,这是前所未有的变化,将彻底改变社会对法律运行方式的要求,从传统的物理空间法律转变为数字空间法律,司法的作用将从法律的最后一公里演进到法律的最先一公里,这是社会客观进步的表现,按照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和演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运行机制,社会的运行机制将不断向文明和秩序演进。设想未来的数字社会,一个由数字技术实现和自动运行的法律逻辑运行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任何违背法律道德的行为,将在行为源头被发现、预测并实时监控行为的法律风险和走势,在触发法律后果后,将由数字化法律程序对相关法律主体的法律行为进行数字化的审判和数字化的执行。这将会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每个法律主体将在法律与道德的数字之光下合法合理的行事,人类的幸福文明程度将远超当前的水平。
显然,要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会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全社会科技、法律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当下互联网时代,我们有幸组建一个产学研结合的专家团队参与到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当中。电子诉讼规则是实现司法审判数字化的基础规则,是衔接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司法审理工作的关键一环,在电子诉讼规则阶段性确立并付诸实施后,我们将实现数字化司法的第一步,也是必然的第一步。未来,以电子诉讼为根基,协同社会的科技和文明进步,我们将逐步实现法律到法律行为源头的渗透以及司法裁判数字化执行对法律主体行为实质性直接的约束和影响。
在目前的研究阶段,实现物理空间司法到数字时空司法的巨大转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面临众多复杂的系统问题挑战,涉及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数字化进程与法律数字化的耦合和衔接工作,因此,数字化司法的进程对于新时空数字世界而言,仅仅是刚刚起步,需要众多专家学者的持续不断的研究工作,也需要法律及社会各界从实践当中不断总结、提炼。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工作能够抛砖引玉、能够引起和激发全社会对数字化司法的认识程度并对其在未来数字社会的作用产生足够高的重视。即便是我们已经在电子诉讼规则研究相关领域汇集大量专家研究相关命题,但对于数字化司法的研究工作而言,此番研究工作仍然是沧海一粟。
在此,对于参与课题研究的相关专家以及对于积极进行电子诉讼规则相关研究工作的全社会学者表示由衷的感谢,对于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也希望社会各界给予意见和建议。感谢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对课题工作的指导。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互联网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于课题研究工作的支持。研究工作没有止境,我们将继续不断地加强加深数字化司法相关理论的研究工作。
附:
《电子诉讼规则研究》目录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
庭审直播中行政机关出庭应诉的检视与完善——以288个庭审直播视频为样本
类案检索机制中“技术”与“技巧”双向把握——以法官司法责任制为突破
民事诉讼异步审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构——兼评<在线办案规定(征求意见稿)>相关规定
刑事案件在线诉讼规则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刑事司法实践为视角
在线庭审运行中的风险防控探析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电子诉讼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司法闭环探索——兼论民法典背景下网络赋强公证在司法智能合约的应用
无纸化立案背景下的电子化材料提交规则研究——以要件事实论为思维径路
从“程序正当主义”到“技术正当主义”——电子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观新诠
司法区块链的应用与发展
构建区块链架构下的“参与式”法律验证
推进区块链应用司法在数字时代的应用路径突破
区块链在司法领域的应用研究
区块链司法应用场景分析及应用规则探究
电子证据审查认定的困境与规则——以民间借贷纠纷为背景
网络毒品犯罪中电子证据问题研究
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司法应用现状与展望
我国统一法律适用下的电子证据规则研究
论区块链技术下电子存证的司法适用问题
诉讼法视角下区块链电子存证路径研究
困境与出路:电子诉讼中电子化证据的真实性审查及其规则构建
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应用现状以及规则探索